BIM新闻:如何运用BIM降低造价成本

BIM技术在招投标及施工阶段的应用与优化
招投标阶段:高效编制工程量清单与精准报价
2025年2月15日,随着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日益广泛。建设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可以借助BIM设计模型,在短时间内精确计算出工程量信息,结合项目具体特征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避免了传统手工计算中常见的漏项和计算错误问题。
此外,建设单位可以在发售招标文件时,直接将包含工程量清单的BIM模型提供给潜在投标单位,确保所有参标方都能获得完整的设计信息。这种透明化的操作模式有助于提升招投标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业主方提供的清单进行深度分析,通过不平衡报价策略优化结算价格,从而提高结算利润。据统计,合理的不平衡报价可以带来高达10%以上的额外收益。然而,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尚未普及BIM软件,错失了这一重要的成本控制机会。
施工阶段:动态成本分析与多维度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将包含成本信息和进度信息的BIM模型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系统能够自动解析并分类整理成本数据,形成多维度图形的成本数据库。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实时掌握项目的财务状况,还能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特别是在材料计划方面,BIM模型导入造价软件后,可以精确计算出所需的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简称“人材机”)的数量。根据实际施工经验,适当调整这些计划量,可以作为材料用量计划和采购申请的重要依据。这种基于BIM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动态对比与限额领料管理
为了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和成本,施工项目普遍采用短周期的多算对比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比前期计划量与实际施工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按照施工区域或进度进行时间对比时,需要在BIM模型中增加时间维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限额领料是另一个重要的成本控制手段。传统的限额领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及时获取领料数据。而BIM技术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仓管人员可以通过BIM系统快速检索相应施工区域的材料用量,确保每个环节的材料使用都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超支现象的发生。
设计变更与进度款支付管理
BIM技术在设计变更管理中的最大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通过对设计方案的精细模拟和预演,BIM能够在早期发现潜在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因设计变更带来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这不仅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效率,还降低了后期调整的风险。
在进度款支付管理方面,传统的基于CAD图纸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便,分散的预算员难以实现数据对接,导致工程造价拆分困难。而BIM软件则实现了框图出价和框图出量的功能,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工程量拆分和重新汇总,生成造价文件,为工程进度款的结算提供技术支持。这不仅简化了结算流程,还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我们会及时更新BIM考试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等,想要获取更多BIM考试的干货内容和题库资料,点击“优题宝”进入小程序即可领取。
提示:手机浏览无法扫码,可点击下方二维码图片打开微信小程序。